瑞典拼能源轉型,力求 2050 年前不再排放溫室氣體
-
2018-02-26
949
瑞典在經歷 1973 年和 1979 年的石油危機后,全力發展再生能源。目前是歐洲國家中使用再生能源占比最高的國家,在 2014 年時瑞典的再生能源使用率占全國 53%。瑞典總理 Stefan L?fven 更在 2015 時宣布,瑞典將會成為無石化燃料的國家,并在 2050 年時不再排放溫室氣體。
除了以生物質燃料和沼氣發電供交通運輸使用、課征環境稅等措施來進行能源轉型外,瑞典還妥善運用其豐厚的天然資源來發電。瑞典幾乎有一半的土地被森林覆蓋,而森林土壤中可分解的有機物經發酵或無氧消化后可以產生甲烷及二氧化碳等氣體,做為沼氣發電用。
此外,瑞典水道綜橫、同時擁有許多天然湖泊,足以提供 2,000 座水力廠來發電,水力發電占瑞典總發電量的一半。而太陽能發展有限,僅占總發電量 0.1%、風能占 10%,瑞典預計未來要建造一座北歐最大的陸上風力發電廠。
核能在瑞典電力結構中占比 40%,為其主要電力來源。核能議題在瑞典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議題,不過由于核能的維護費用昂貴,加上核能的獲利慢慢不如再生能源,瑞典在核能問題漸漸達成共識。
瑞典預計在 2020 年時除役 4 座反應爐,剩下的 6 座反應爐則尚未決定其去留。關閉核電廠勢必會影響到勞工生計,但是瑞典政府對于處理失業勞工事宜相當有經驗,早在第一波產業衰退、1973 年石油危機時即積極進行勞工轉職培訓。
瑞典工會聯盟 Landsorganisationen Sverigen(LO)的研究主管 Johan Hall 表示,“我們還有幾年的時間來預估政策變化會如何影響到核能部門,不過勞工轉職訓練是當務之急。”
在能源轉型的浪潮下,能源領域無疑會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特別是技術性勞工得需求會增加。另外,斯德哥爾摩的皇家技術學院(KTH)也將增加永續發展領域的學位,提供給需要轉職的勞工。
(本文由 EnergrTrend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 世上最大聚光太陽能坐落南澳洲,2030 年達成 100% 再生能源發電
- 再生能源價格成本降低,中東國家紛紛投入綠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