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二手衣回收市場消失,快時尚將釀環境災難
-
2018-02-26
924
快時尚不僅加快衣物汰舊換新的速度,造成更多污染與浪費,現在隨著成本下降與各國對衣物品質的要求提升,被視為環保再利用的二手衣市場也逐漸消失,使得服裝產業已經成為另一大環境污染源。
二手貿易是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以前發達國家的二手衣物通常會進入貧窮國家,但現在貧窮國家也不要二手衣物了。彭博認為,若沒有改變現在的衣服生產方式,以及這種快時尚的行銷手段,恐會釀成環境災難。
對快速時尚的批評包括負面環境影響,水污染、有毒化學品的使用和紡織廢棄物的增加。英國獨立報 (The Independent) 報導,紡織印染是繼農業之后全球第二大水污染者,服裝業者使用的染劑許多是在各國禁止或嚴格管制的致癌物。
此外,最流行的時裝材料聚酯會在洗滌過程中脫落微纖維,造成海洋塑料污染。且棉花種植需要大量使用農藥,雖然現在大多數棉花都經過基因改造,能夠抵抗蟲害,提高產量,減少農藥的使用,但是這也會導致更多問題,比如出現抗藥性的超級雜草。
隨著經濟發展,快時尚污染問題更加無解。彭博 (Bloomberg) 以印度二手衣回收事業為例,在印度德里北方 55 英里處的城市 Panipat 有大約 200 家企業專門從事二手衣回收,將舊衣物拆解成紗線與制作毛毯,過去 20 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毛料服飾回收聚落,形成一個規模達 40 億美元的二手衣貿易市場。
當地工廠專門將低品質衣物的紗線回收之后,大部分制作成便宜的毯子供給災難救援中心,當地制造商最多一天可生產 10 萬條毯子,占所有救災用毯子的 9 成。2000 年開始中國的工廠開始使用現代化設備,生產的毯子量比 Panipat 工廠多好幾倍,且還有各種顏色。
由于中國生產的一條刷毛毯子價格只要 2.5 美元,回收毯子 2 美元,因此在救災用毯子上取代 Panipat 的地位,使得現在 Panipat 的工廠也開始生產新的毯子,不再使用回收物料。
同時間,2000~2015 年全球服飾生產量翻倍,一件衣服平均穿著次數下降 36%,在中國下降 70%,許多衣服買來穿幾次就丟棄。因此,市場二手衣服越來越多,但回收管道越來越少。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有 10% 來自服裝產業,回收事業的瓦解將進一步加劇這個問題。由于氣候變遷降低棉花產量,可能導致服裝生產難以預測且推高成本,因此現在許多跨國服飾業已經在想辦法應對,如嘗試使用回收材料,但報導認為,長期而言服裝生產商仍必須重視耐久性與品質,如果要滿足市場對快時尚的需求,服裝租賃模式也可能是一個解決辦法。
- No One Wants Your Used Clothes Anymore
- The environment costs of fast fashion
(首圖來源:Flickr/Mike Mozart CC BY 2.0)
- 快時尚改變生產方式,廉價材料成環境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