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A:2020 年再生能源將比石化燃料更具競爭力
-
2018-02-26
966
各個國家如今正逐步發展再生能源,隨著設備量上升與成本下滑,現在大多數國家的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已可與石化燃料競爭。國際再生能源組織(IRENA)理事長 Adnan Amin 表示,選擇再生能源并不單純只是環保意識考量,而是個聰明的經濟決策。
根據 IRENA 最新報告,到了 2020 年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將會低于石化燃料。目前石化燃料的成本約每 KWh 5~17 美分,設備量較高的太陽光伏與陸上風力分別是每 KWh 10 美分與 6 美分;到了 2020 年,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將比石化燃料便宜,發電成本降至每 KWh 3~10 美分。
資料顯示,在 2010 到 2017 年間,太陽光伏的全球加權平均成本已下降 73%,預計今年到 2020 年還會再減少 50%,目前太陽光伏的電價已在印度、墨西哥與智利等地創下最低紀錄,而陸上風電的成本也在 2010 到 2017 年間降低約四分之一。報告指出,到了 2020 年,部分地區的太陽光伏與陸上風力的電力成本可到 3KWh/美分。
由于成本下降與快速增長的投資計劃,再生能源在經濟上與技術上都備受青睞,Amin 表示,各個政府意識到再生能源的發展潛力,預計到 2018 年之后,低碳政策與經濟將會進一步推動相關就業機會、經濟成長、再生能源持續性發展與緩解氣候變遷的速度。
Amin 表示,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速度前所未見,這也反映出正在改變全球的能源體系。
不過成本考量并非發展再生能源的唯一因素,再生能源為間歇性能源,無風或是無日照的情況下綠能電廠無法發電,需要以石化燃料或是核能等其他能源來輔助,或是讓再生能源電廠搭載儲能系統。
再生能源中,水力發電、太陽熱能與地熱是相對較穩定的綠能,但需要憑借地理與天候因素,且太陽熱能的成本目前也相對高昂。龐大的儲能系統可儲存大量電力,但電池成本仍高,難以大規模商業化。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fernando butcher CC BY 2.0)
- 再生能源價格成本降低,中東國家紛紛投入綠色能源
- 再生能源供過于求,德國頻繁出現“負電價”
- 綠能成本降無需政府相助?荷蘭零補貼標案全球首見